NEWS LETTER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 Home
  • data-link-layer.html
Scroll down

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链路层相关协议;

(2)熟悉并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交换机自学习算法;生成树协议STP功能;了解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3)熟悉并掌握交换机的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方法。

实验平台

(1)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步骤

1、 使用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搭建交换机基础配置

  1. 将终端和交换机从下方拖动到编辑视窗中并连线

图 1 连线

  1. 双击服务器,对服务器进行配置,打开“服务>DHCP”对默认网关、其实ip地址做出配置,之后点击保存

图 2 配置服务器网关

  1. 对每个PC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在IP配置中,使用DHCP即可

图 3 PC网络配置使用DHCP

  1. 使用PC1对PC2做出ping请求,发现能够ping通,即不同主机之间能够进行ICMP协议通信。

图 4 主机之间能够Ping通

2、 探索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1. 建立相同的集线器连接

图 5 建立相同的集线器连接

  1. 在交换机的子网中,在ICMP协议传送中(ping)一旦PC1与PC0建立连接后,PC1与PC0之间的通信并不会经过广播,而是之间逻辑上点到点进行通信

图 6 单播形式链接

  1. 而在集线器中无论是否建立过连接(ARP表)都是经过广播转发来实现通信

图 7 广播形式通信

3、 使用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基本网络设备的拓扑与配置

  1. 思路确立:先将内网进行搭建后再接Internet,内网将划分出4块Vlan,每一块VLAN拥有不同的网关进行区分

  2. 首先我们摆出四台电脑

图 8 四个电脑代表四个VLAN

  1. 创建一台二层交换机和多层交换机,并按照设想蓝图相连

图 9 连接每个网络部件

  1. 在二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和VLAN4,并将FA0/1和FA0/2接口分别分配给两个VLAN

图 10 创建VLAN2和VLAN4

图 11 FA0/1和FA0/2接口分配给两个VLAN

这个过程使用窗口或者命令行都行,命令行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Switch>enable
\2.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3. Switch(config)#vlan 2 !创建VLAN2
\4. Switch(config-vlan)# name VLAN2 !命名VLAN2
\5. Switch(config-vlan)#vlan 4 !创建VLAN4
\6. Switch(config-vlan)# name VLAN4 !命名VLAN4
\7. Switch(config-vlan)#end
\8.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9.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将FA0/1分配给VLAN2
\10.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11.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将FA0/2分配给VLAN4
\1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1. 把二层交换机的0/24接口做成trunk模式

  2. 在多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VLAN4,过程同上述

  3. 为VLAN1,VLAN2,VLAN3,VLAN4配置虚拟接口IP地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配置vlan1的虚拟接口IP
\2.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3.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4. Switch(config-if)#exit !开启接口
\6.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2
\7.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8.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9. Switch(config-if)#exit
\11.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3
\12.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
\13.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14. Switch(config-if)#exit
\16.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4
\17.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1 255.255.255.0
\18.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19. Switch(config-if)#exit

image-20231229022202322

  1. 把多层交换机的0/24接口做成trunk模式

图 12 开启trunk模式

  1. 开启三层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查看多层交换机路由表,路由表已经正常建立!
1
2
1. Switch(config)#ip routing
2. Switch#show ip route

图 13 交换机路由表

· 测试连通性

· PC4 PING PC3 可以ping通:

图 14 Ping通

至此客户端子网搭建成功!

  1. 搭建外网,建立一个临时PC、服务器和两个路由器来表示外网(注意:**路由器与终端的物理连线应该使用交叉线而不应该是**直通线\)并配置PC和服务器的IP地址、网关与掩码

图 15 外网样式建立

  1. 配置路由器,路由器A(靠上)的FA1/0口配置172.16.1.2 255.255.0.0,SE2/0设置为192.168.1.1 255.255.255.0(可以使用图形化工具或者使用以下代码),配置路由器A的RIP路由协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Router>enable
\2.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3. !FA1/0口配置
\4.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1/0
\5.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0.0
\6.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7. Router(config-if)#exit
\8. !SE2/0设置
\9.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1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11.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12. Router(config-if)#exit
1
2
3
4
\1. Router(config)#router rip
\2.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定义关联网络172.16.0.0
\3.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定义关联网络192.168.1.0
\4. Router(config-router)#exit

路由器B(靠下)FA1/0口设置为10.1.10.2/24,SE2/0设置为192.168.1.2配置路由器A的RIP路由协议方法同上述代码

图 16 配置后的外网拓扑

  1. 结果:服务器和PC4(临时)可以互相ping通

图 17 临时PC和服务器可以进行通信

  1. 去除临时PC机,连接客户端子网和服务端子网

图 18 去除临时机

  1. 配置多层交换机RIP路由协议,由于与多层交换机直连的只有172.16.0.0的聚合网段,因此只设置172.16.0.0即可
1
2
\1. Switch(config)#router rip
\2.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1. 检测:使用PC3对服务器进行HTTP访问

图 19 PC3访问服务器成功

  1. 将PC2、PC3分别换成由集线器、交换机构成的局域网

图 20 PC10正在向服务器发送http消息

实验结果

结果为更直观展示见上述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Ethernet、IEEE802.3、PPP和HDLC都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及STP功能

Ethernet和IEEE802.3属于以太链路层协议

广域网中经常会使用串行链路来提供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和点对点协议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是两种典型的串口封装协议。

图 21 各协议的关系

STP通过在网络中选择一些交换机作为根交换机(root switch),并计算出从各个交换机到根交换机的最短路径,从而保证数据包只在最短路径上传输,避免出现环路。

  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主交换中设定好VLAN网段,分配到不同的端口,并将不同端口设置不同的网段IP,还可以通过trunk模式将一些VLAN在其他交换机中继续使用,此外在多层交换机中还需要设置RIP路由协议添加网段

  2.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集线器与交换机最大的区别如下,集线器不仅带来了安全风险,而且带来了不必要的流量,产生网络带宽的浪费,而交换机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 22 集线器工作方式

图 23 交换机工作方式

  1. 交换机自学习算法大致如下:

\1)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帧后,会解析该帧,提取出源MAC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等信息。

\2) 交换机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是否有与源MAC地址相匹配的项目。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项目,就执行下一步;如果找到了匹配的项目,则更新该项目的接口和时间信息。

\3) 在MAC地址表中增加一个新项目,其中包含源MAC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等信息。

\4) 如果接收到帧的目标MAC地址与交换机的某个接口绑定,则将该帧从相应的接口发送出去;否则,将该帧从所有未绑定的接口发送出去。

\5) 如果所有的接口都失败,则向所有未绑定的接口发送该帧。

\5.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3层(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结合了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转发功能,也就是说三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功能,可配置不同vlan的IP地址,vlan之间可通过三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通讯。

推荐文章
站内
相关 (11.5%)
7分钟

运输层协议分析

(1)配置一个简单的网络,进一步熟悉网络层协议(RIP、OSPF);(2)理解并掌握运输层相关协议(UDP、TCP)的工作原理;(3)理解并掌握网络层与运输层相

1
本站作者
原创文章
站内
相关 (11.5%)
5分钟

网络层协议分析

(1)理解网络层相关协议,如ARP、ICMP、RIP、OSPF等;(2)熟悉并掌握网络层相关命令的使用。

2
本站作者
原创文章
站内
推荐 (5.0%)
6分钟

Hexo博客NJK主题的相关文章智能推荐插件hexo-article-recommender进阶配置(DIY)

DIY客制化文章底部“文章推荐模块”,本篇文章介绍Nunjucks(NJK)模板的hexo主题(如NexT主题)如何实现。hexo-article-recomm

3
i囡漫笔
随心漫笔写文章
站内
推荐 (5.0%)
6分钟

Hexo博客EJS主题的相关文章智能推荐插件hexo-article-recommender进阶配置(DIY)

DIY客制化文章底部“文章推荐模块”,本篇文章介绍EJS模板的hexo主题如何实现。hexo-article-recommender为Hexo博客提供本地化智能

4
i囡漫笔
随心漫笔写文章

--- over ---

其他文章
目录导航 置顶
  1. 1. 实验目的
  2. 2. 实验平台
  3. 3. 实验步骤
    1. 3.1. 1、 使用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搭建交换机基础配置
    2. 3.2. 2、 探索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3. 3.3. 3、 使用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基本网络设备的拓扑与配置
  4. 4. 实验结果
  5.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